AI 隱私與法規:企業導入 AI 前必須知道的合規問題
AI 技術強大,但資料使用不當可能讓企業陷入法律風險。
從 GDPR 到台灣個資法,從敏感資料處理到 AI 回應內容審核,這篇文章整理了企業導入 AI 前必須釐清的法規風險與合規原則,幫助你「用得安心、管得清楚」。
1. AI 使用為什麼需要合規思維?
- LLM 會「記住」或「學習」用戶輸入的內容,若未妥善處理恐涉及洩漏
- 自動產出內容若引用錯誤資訊,企業是否需負責?
- AI 輸入資料中含有個資、商業機密,未加密就送往雲端恐違法
AI 雖為工具,但用法錯誤會讓企業暴露於巨額罰鍰與信任風險。
2. 關鍵法規:GDPR、台灣個資法等須留意事項
- 個人資料處理:收集與傳輸必須取得同意、明訂用途
- 敏感資料不得外傳:醫療、財務、身份等資料需隔離訓練
- 第三方服務限制:使用如 OpenAI API 時,資料會送往國外伺服器
- 使用記錄保存:用於稽核與後續糾紛處理
3. 如何落實 AI 導入的合規實務?
- 資料分類管理(個資 / 公開 / 機密)
- 部署私有模型避免敏感資料外流
- 開發內部審查與回應記錄系統
- 教育使用者何者可輸入,何者不得輸入
不要等到出事才補救,從一開始就將 AI 納入資安與合規架構。
恩梯科技的建議與導入協助
恩梯科技 協助企業導入 AI 系統時,同步整合合規需求:
- 私有部署(資料不出公司)
- 客製輸入白名單 / 黑名單規則
- 使用紀錄追蹤與審查模組
- 教育訓練與政策制度規劃
導入 AI 是數位轉型的起點,合規則是企業永續的基本盤。